原创不易,禁止洗稿,洗稿,违者必究
提到国内的综合性科研机构,那就不得不提中科院的存在,成立于年的中科院,在建立之初就是为了国内的科学发展事业而存在的,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成立以来,在中科院中就诞生了无数个让中国骄傲的前沿科研成就。
也正是这些前沿科技成就,从而让我国的科技成果得到快速的发展。可以说中科院的一举一动都吸引着全球科学界的目光,而近日,中科院更是一次性拿出三大重大科研成果,分别为我国在粮食、材料、能源这三大领域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我们都知道,粮食中的淀粉是人体不可或缺的重要能量来源之一,而淀粉的合成又需要食物的光合作用才可以得到。中科院针对这项问题,打造了全新的“人造”粮食。
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院对外公布,科学家们现在研究出了一种,通过光能、电能、化学能的能量转变,首次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原料,成功由人工完成了从二氧化碳到合成淀粉的过程,一共11步骤,并且还是二氧化碳和淀粉从有到无的合成,几乎完成人工的光合作用,并且在显微镜和核磁检测下,人工合成的淀粉和天然形成的淀粉几乎一样,没有差别。
换句话说,未来的科学家们,可以从空气中变出粮食了,可以说这项研究成果的意义,绝对不亚于超级杂交水稻的诞生。这一项研究也既有可能颠覆人们的常识,毕竟人们的传统尝试中,淀粉是光合作用形成,而人需要摄取淀粉,就必须吃掉这些淀粉做成的粮食。
也可以说这项研究,不仅有利于我国粮食储备安全,还可能将成为全球粮食饥荒问题的大救星,是一项足以载入人类史册的伟大研究,就连美国工程院科学家都对我们这项研究赞美不已,可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高性能光热转化石墨烯基复合相变材料除了粮食以外,中科院在材料领域也获得突破。就在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了一种高性能光热转化石墨烯基复合相变材料。根据团队的说法,这款新材料的相变材料负载量达到了惊人的95%瓦特,在经历了超过个冷热循环过程后,依然有较为稳定相变焓值。
更重要的是该新材料,对于太阳能转化的效率也非常高,最高能高达93.7%,远远超过现在市面上主流的太阳能材料转化效率。
可以说,该项新材料的诞生,不光是给光热转化石墨烯基复合相变材料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方向,还可以大规模运用到光伏产业上,让中国的光伏发电领域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对于缓解部分能源短缺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
兆瓦级质子交换膜,水电解质氢系统这第三项科研成果,就是在能源领域了。如今,我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和制造地,相关氢能源的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大。并且除了汽车以外,航空航天、工程基建等战略项目都离不开它。
近日,同样是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又拿出一项新成功,那就是由他们设计和制造的兆瓦级质子交换膜,水电解质氢系统已经正式问世,并且已经成功的实现了运行,这也标志我国在该领域完成的新突破。
据了解,这款设备拥有能耗低、电流密度大、产气压力高等多项技术优势,也可以说是国际上制氢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并且这台设备在相关参数上丝毫不逊色于国外的同类产品,并且还拥有体积和速度上的优势。
可以看出,在科技届的各个方面,中科院都展现出了强劲硬实力,所以,我们一起向中科院的科学家们表示敬意,也希望他们可以拿出更多可以改变国内乃至改变世界的新发明,共同推进人类进步。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longchuju.com/shgyz/9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