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淀粉 >> 淀粉种类 >> 正文 >> 正文

酵母菌发酵现象实验报告

来源:淀粉 时间:2025/3/10
一、实验目的

()熟悉摇床发酵法制备糖化酶的详细流程及操作要点(2)深入了解黑曲霉菌在发酵过程中的生长需求及关键控制点(3)熟练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并选择合适的培养条件

二、实验器材与试剂

菌种:黑曲霉器材:锥形瓶(ml)、移液管、恒温水浴锅、秒表、50mL比色管、牛皮纸、8层纱布、pH计试剂:三水乙酸钠、冰醋酸、硫代硫酸钠、碘、氢氧化钠、硫酸、可溶性淀粉、玉米粉、豆饼粉、麸皮

三、实验原理

摇瓶发酵是实验室常用的发酵方法,通过摇床振荡培养,满足微生物对氧的需求,从而促进其生长和代谢产物的生成。葡萄糖淀粉酶,又称糖化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酶,能催化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其活力可以通过次碘酸钠氧化葡萄糖后,用硫代硫酸钠滴定剩余的碘来测定。

四、实验步骤培养基制备及灭菌.种子培养基制备将新鲜土豆去皮切块,称取适量土豆块煮沸提取土豆汁。在土豆汁中加入蔗糖并调整pH至5.5,即得种子培养基。.2发酵培养基制备五、数据分析

比较不同装液量下的菌体形态特征和酶活力,将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装液量/mL指标酶活力(u/mL)pH菌体特征...8出现球状的白色菌丝团,瓶壁上出现黑丝的孢子和菌丝

六、结论不同装液量对酶活力的影响呈现出随着装液量增加而上升的趋势,但酶活力变化幅度不大,且总体酶活力水平不高。在锥形瓶的瓶壁上观察到白色的菌丝,同时在培养基中也出现了丝球状的菌体特征。菌种的新陈代谢旺盛,导致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增加,进而使培养基的pH值逐渐下降,最终降至约3.8左右。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探究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的过程。为此,我们准备了以下实验仪器及用品:带胶塞和胶管的锥形瓶、小气球、Y形管、大烧杯、温度计、试管、比色板、小烧杯、玻璃棒;以及实验用品如白糖、干酵母、澄清的石灰水、酒精和重铬酸钾溶液等。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将观察并记录酵母菌的培养情况,包括气泡的产生、气球的膨胀等,以探究其无氧呼吸的过程和产物。同时,我们还将利用澄清的石灰水和重铬酸钾溶液等试剂来检测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酒精含量,从而更深入地了解酵母菌的发酵作用。3.缓慢打开夹子,轻轻挤压气球,使瓶内产生的气体逐渐通过胶管导入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石灰水变得浑浊,这表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原理: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导致其变浑浊)。

4.在比色板的凹槽内分别滴加重铬酸钾试剂,并标记为号、2号(作为对照组)和3号。在3号试剂中滴入滴酒精,同时在号试剂中滴入滴酵母菌发酵液。发现号和3号试剂都由橙色转变为灰绿色。

实验创新点及意义:

通过上述实验,我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酵母菌发酵现象所需的原料、条件及其产生的物质。这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课本中关于酵母菌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的阐述,同时增强我们的节约意识。

实验现象:

.可以嗅到发酵后产生的特殊甜酒香气。2.详细现象见描述。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明显。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longchuju.com/shgyz/98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