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变蛋白,空气变淀粉,这家研究所好牛啊一在这里,我要对天津这个城市表示我的膜拜。为什么呢?刚刚看到一个大新闻——很奇怪为什么没有上热搜——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吴欣教授领导的团队,发明了煤炭变蛋白质的技术。也就是说,不用阳光不占耕地,直接把乌黑的煤炭变成美味可口的蛋白质,效率据说比传统的农耕方法提高了上千倍。一篇介绍文章是这样说的,研究人员从中国各地的葡萄园、森林和沼泽地,收集了20,多个酵母样本,最终筛选出一种名为毕赤酵母的酵母菌,并利用基因技术敲除了毕赤酵母的特定基因,设计了一种甲醇利用率高,耐高温的巴斯德毕赤酵母菌,极大地促进了甲醇向蛋白质的定向转化,蛋白质含量最高达到了85%,明显高于天然植物——作为一个文科生,我不能完全消化上述内容,我能够由此确定的一个事实是,我国是一个煤炭大国,如果虎项技术成熟,那无疑是一个天大喜讯。据说,目前研究团队已经和一家企业合作,开始了万吨级的工业化规模生产试点——我觉得有必要对这项国宝级技术进行保密,严防外国人窃取,同时大量偷偷进口煤炭。二这则消息还使我想起,年,同样有一个重磅新闻从天津爆出,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跟发明煤变蛋白的是同一个研究所——在淀粉的人工合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合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顶尖杂志《科学》。年5月27日举行的中关村论坛第二届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上,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对外宣称: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的吨级中试装置已经建成,目前正在进行测试!据说,理论上,1立方米大小的反应器年产淀粉量相当于5亩土地玉米种植的淀粉产量。如此看来,喝“西北风”就把自己喂饱即将成为现实。《星际穿越》中,玉米被作为末日农作物为什么说天津具体说是天津这家研究所值得我膜拜呢?你想想看,二氧化碳变淀粉,煤变蛋白,它以一己之力,解决了人类的食物问题,这个贡献还不大吗?回想起来,我们身边时不时有石破天惊的重大发明出现。上世纪八十年代,一名30岁出头的哈尔滨公交车司机一夜之间火遍全国,因为他声称自己发明了“水变油”技术。他的这项发明被全国几十家报纸争相报道,一家权威报纸甚至称之为“继传统四大发明以来的中国第五大发明”,全面碾压牛顿、爱因斯坦、特斯拉。事情以公交司机判刑十年告终。但这没有关系。年5月24日,一则"喝水的汽车"的新闻横空出世。按其”发明者“庞青年的说法,他发明了一种水氢发动机,这种发动机不用加油,喝水就可以了,它能快速地从水里分解出氢气,将氢气作为燃料产生动力。《XX日报》头版彼时发布了一篇《水氢发动机在南阳下线,XXX点赞!》的报道。只可惜,这项所谓的“黑科技”没能撑过一年,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智商检测器。有人问,我们究竟欠庞青年一个诺贝尔,还是一个奥斯卡?三连董明珠都不甘寂寞,继放言砸亿搞芯片成笑料后,两年前她再放豪言,声称格力在研发一种新技术,可把光能、储能和空调结合起来,空调成为一个发电站,不需要通过城市电网,不需要远程输送,把足够的能源聚集起来通过空调发电,在保证空调降温或制热的同时,把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晚上家里所有的照明,不用花一分钱电费。若该技术得到全球全部应用,全球温度可降半度。不过,这样的前沿发明在被专业人士否定后,也遭到了网友的群嘲:“格力董大姐,已经变成格力神教教主,教主千秋,文功武德,法力无边,已经可以造出永动机,格力空调将会被玉皇大帝的天宫采购,太上老君作法后,变成发电法宝。”这里需要声明一下,我丝毫没有把空气变淀粉,煤炭变蛋白与水变油、"喝水的汽车"等进行类比的意思,对于自己不懂的领域,我坚决不乱说。我只是有点着急。前段时间,网上出现了多起毁林造田甚至在山顶造田的新闻。一个朋友也在群里吐槽说,他前不久回到家乡,发现当地将村民种的可以卖钱的树苗全部拨掉了,要求改种水稻。凡此种种,都是基于粮食安全的考虑,担心哪天粮食被人“卡脖子”。这样的景象令人心疼。如果天津这家研究所快点把淀粉和蛋白质造出来,让人喝着西北风或东南风饱肚子,吃着煤炭增营养,农民就不用遭这样的罪了。加油啊!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longchuju.com/shgyz/9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