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怕光、看东西模糊
打哈欠都没眼泪了
眼睛干涩、发红、还有异物感
当心!可能“干眼”找上门!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80%的外界信息通过眼睛输入。疫情和后疫情时代,干眼,近视,视疲劳患者大幅增加,临床工作中,干眼患者人数仅次于屈光不正。我国的干眼发病率在21~30%之间。女性,老年人,亚洲人群属于高发人群。
正常人的眼睛表面有一层很薄的泪液膜,它可以润滑眼球、保持角膜光滑透亮,“水汪汪”就是对这层保护膜的生动形容。如果长时间过度用眼或眨眼次数少,眼球表面的泪液就会不断蒸发,使泪膜脂层变薄,进而引起眼睛干燥。
引起干眼症的诱因有很多,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空调环境下长时间对着电脑和手机。如果还喜欢佩戴隐形眼镜,那就越发会加速干眼症的形成或加重病情。有数据统计,目前60%的电脑族正受着干眼症的困扰。
除了长时间使用电脑,长时间开车、阅读等过度用眼会导致干眼症外,干燥的环境,如烟雾、紫外线、空气污染、高温、气候干燥等都会影响泪膜的稳定性,增加泪液的蒸发,导致眼干;此外,服用抗过敏药、部分降压药及部分精神安定剂会对泪液产生影响,如扑尔敏、心得安和某些避孕药也能减少泪液产生。当然,衰老更是干眼症的常见因素之一。
可别轻视干眼症,它可不仅仅是眼睛干涩,如果不予重视,尽早干预,眼泪长期不足可导致角膜上皮角化,严重缺泪时,还会致角膜溃疡及感染发炎,甚至可能失明。
身边案例
我们随机挑选了两位典型眼部问题患者
先一起来看看她们都是怎样的问题吧
身边案例
年轻白领(广告设计)
年轻白领小王长期沉迷空调房,眼睛疼痛患上干眼症。
小王是一家广告公司的设计,每天需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加上长期盯着电脑,近来,她时常感到眼睛不适,除了干痒外,眼睛盯着屏幕几分钟就开始酸痛、疲劳,甚至怕光、视力模糊。经查,她是患上了典型的干眼症,和她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以及长期对着电脑有极大关系。
在校毕业生(客服)
23岁的小琴(化名)是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客服,每天都要不停的在网上为客户解答问题,长时间待在电脑前。
这段时间,她时常觉得眼部很干,尤其是打开空调后,眼睛干涩度明显增加,看电脑的时间稍微久一点,甚至会觉得眼睛刺痛。眼睛刺痛的她还不停流泪,甚至无法睁开眼睛。
见状,同事连忙陪同她来医院。经过检查,小琴被确诊为干眼症。
干眼不仅仅是泪液缺乏!
干眼是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疾病,是由泪液的质,量及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不稳定或眼表微环境失衡,可伴有眼表炎性反应、组织损伤及神经异常,造成眼部多种不适症状和(或)视功能障碍。干眼可造成眼干,眼部不适以及视力下降,甚至可以导致眼表严重损害。
自查症状
轻症包括眼皮发沉、眼睛干涩、容易疲倦、眼睛发痒、发红、有异物感、疼痛、灼热感、黏稠白色分泌物、怕风、畏光、对外界刺激很敏感等等;而有的干眼症患者表现为眼睛太干,基本泪液不足,会刺激反射性泪液分泌造成常常流泪。出现五种以上症状且坚持不眨眼≤10秒就可以诊断干眼。
干眼的重度症状:包括眼睛红肿、充血等并且会造成角结膜病变,且影响视力。
自我评分
干眼的危险因素:老年人、女性特别是绝经期妇女、糖尿病、翼状胬肉、空气污染、滥用眼药水、使用视屏终端、角膜屈光手术、过敏性眼病以及全身风湿免疫性疾病。我们需要了解我们自身的情况,排除可能的致病因素。
干眼问卷调查
专业的干眼问卷由于操作简单、非侵入性、重复性好,已经成为干眼临床和研究的重要工具。自测以下干眼调查问卷,看看你多少分?分数越高危险度越高哦!(≤14分,14分~28分,42分~56分)
既来之则安之!干眼的自我管理绝不是短期滴眼药水能解决问题的。需要长期坚持规范用眼习惯,针对性个性化管理。
简易四步,缓解症状
有几个简单的方法,帮助我们缓解日常生活中轻度干眼症状。热敷,清洁,按摩,人工泪液。
1.热敷:可以用广口杯,倒上热水,闭上眼睛靠近熏蒸。温度控制在42-45摄氏度,不要烫伤为准。睑脂熔点约28~32摄氏度,随着眼睑表皮温度升高,可以是睑脂易流淌促进睑缘脂质排出至眼表,形成泪膜;另一个比较简单的热敷就是选择小心眼医用热敷贴。
2.清洁:睫毛根部的鳞屑和油脂需要用专门的小心眼医用清洁棉片巾清洁;
3.按摩:对于有睑板腺堵塞的患者需要进行睑板腺挤压按摩,清除脂质;
4.人工泪液:因为人的泪液分为三层,水液层、黏蛋白层和脂质层,不同类型的干眼症所缺乏的成分也有所不同,应该根据情况选择最合适的人工泪液。人工泪液不含有防腐剂比人工泪液的成分更加重要。
干眼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其发病与空调、手机、电脑等的使用密切相关。北方冬季供暖,干燥污浊的空气很容易诱发干眼症。研究表明人在应用手机等媒介进行工作、交流时,长时间睁眼会使眼球表面泪液蒸发加快,失去泪液的保护,炎症因子就会堆积、存留并损害眼球表面。
因此干眼症的治疗不能完全寄托于用药,还需要结合生活方式的改变,比如,保持起居环境的湿度,控制近距离用眼的时间,不要熬夜,适当开展体育运动。而这些都需要患者在生活中长期坚持,才能慢慢看到效果。
转载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longchuju.com/gyzzyzl/5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