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眼科医生一定常常被问到关于防蓝光眼镜的问题,那么『蓝光』到底是什么?『防蓝光』又究竟靠不靠谱?有没有什么危害呢。。。
蓝光的概念蓝光是可见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光的波长为纳米到纳米。自然界本身没有单独的白光,蓝光与绿光、黄光混合后呈现出白光。绿光与黄光能量较小,对眼睛刺激较小,蓝光波短,能量高,能够直接穿透晶体直达眼底视网膜上。
波长在纳米到纳米之间的光线,属于蓝光范围,而其中波长~纳米左右的蓝光,能量更强,而这部分蓝光,被证明对人的视力有一定的影响。
但是人类的眼睛也不是吃素的,经过这么多年的演化,只要不是长时间直视特别强烈的光线,可见光是不会对我们造成什么伤害的,毕竟在伤害那么大的紫外线中,人类还是能够健康成长。
只是近年来出现的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甚照明用的LED灯等为使屏幕或光源更白、更亮,背景光中保留了大量的蓝光,因此也就造成现代人接受蓝光的量要比以前增加很多,因此说蓝光能对眼睛造成伤害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蓝光危害到底有多大?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视觉健康实验室联合温州医科大做了一次蓝光视网膜损伤研究,得出的结果是:
当蓝光峰值光谱~纳米,照度超过1lx,直接照射视网膜细胞持续3小时以上,会出现细胞活力明显下降和凋亡。
从这个角度来说,蓝光是会对视网膜造成一定伤害。而且蓝光还容易造成视觉疲劳。因为蓝光能量高,遇到空气中细小粒子时散射几率较高,容易引发眩光,还会使得本来正好聚焦于视网膜上的成像聚焦于视网膜前,造成色觉偏差。
这也就是为啥很多人盯着电脑屏幕看久了,就会觉得看东西有些模糊。
高能量的蓝光,可能会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
具有极高能量的有害蓝光能够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引起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萎缩甚至死亡。光敏感细胞的死亡将会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这种损坏是不可逆的。黄斑部位发生病变、蜕化,直接威胁着视力,很难治愈。目前来看,眼睛黄斑部发生病变的主要是老年人,但是长时间盯着屏幕,会引起眼睛干涩、酸胀,引发干眼病和视力下降,也容易导致黄斑提前衰老。
高强度蓝光还会导致黄斑病变。人眼中的水晶体会吸收部分蓝光渐渐混浊形成白内障,而大部份的蓝光会穿透水晶体,尤其是儿童水晶体较清澈,无法有效抵挡蓝光,从而更容易导致黄斑病变以及白内障。
有害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
褪黑素是在松果腺中最早被发现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在哺乳动物处于黑暗中时,褪黑素分泌活动立即加强;当转于光亮环境时则即停止分泌。而褪黑素对睡眠的影响非常大。你有没有发现,睡前玩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很容易造成睡眠质量不高甚至难以入睡。
有害蓝光可能会在一定成度引起视觉疲劳,但不是绝对
一些人认为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电子产品中的蓝光会引起干眼症和视觉疲劳。其实真正引起干眼症和视觉疲劳是不合理用眼习惯导致的,蓝光仅是很少的一部分,长时间近距离聚焦才是损伤视力的最大元凶。长时间盯着屏幕,减少了眨眼次数,从而引起视觉疲劳。
有益蓝光?又是什么?
“有益蓝光”其实是指低能量蓝光,具有调节昼夜节律、产生暗视力以及影响屈光发育等重要作用,当前儿童近视的高发与户外活动缺乏有关,室内的光线与自然光相比蓝光有所欠缺。所以多增加户外活动对防控近视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说到蓝光的危害,就必须要考虑蓝光照射强度和照射时间,只有强度和时间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才会对人眼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
所以说,只要身边的LED灯质量合格,加上人眼的晶状体会过滤掉部分蓝光,在这种灯光下正常的工作和学习是不大会对人的视网膜造成伤害的。只是对于长时间盯着电子产品的人来说,视觉疲劳还是有的。
防蓝光眼镜到底该不该买?防蓝光的概念其实最早由jins带入国内,当然还有一部分防蓝光是由电竞类产品GUNNAR引入。后来也可以购买带有度数的防蓝光,到后来国内也有很多厂商都开始制作相关防蓝光产品,掺色法,膜层反射法等等。
对于长时间使用电脑或电子显示设备的人群来说,防蓝光镜片的作用目前可以肯定的可以阻挡部分有害蓝光对眼睛的伤害,让眼睛在电脑屏幕前工作时更舒适一些。但是并没有进一步的证据证明能有效改善眼睛酸胀、眼干、视力下降、眼底病变等作用。
但是近来防蓝光眼镜被商家过渡宣传成为:近视防控、缓解疲劳、预防眼病等等~~~
所以,面对这些夸大其词的营销广告,还是要谨慎选择。
不过防蓝光眼镜也不是一无是处的,对于能够长期接触到蓝光的人群还是有一定的作用。
还有一点比较重要,需要提醒大家:防蓝光眼镜对于色彩相关工作者是绝对不可以佩带的,如化学研究室、美工等工作。因为防蓝光眼镜会把一个波段的蓝色光源消除,造成赤澄黄绿青蓝紫中消除一个部分,因此色彩的还原度就会失真。
其次防蓝光的真正作用是黄斑变性的防控。概念来说蓝光会刺激黄斑(相当于照相机底片),造成目前医学界无法突破黄斑变性。而对于近视防控不起作用,对于缓解疲劳也不起作用。(小孩子带防蓝光眼镜,还可能会影响对色彩的感知与判断。)
各位看官,都根据自己不同的需求来选择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longchuju.com/gyzzlyy/7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