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淀粉 >> 淀粉吃法 >> 正文 >> 正文

阿胶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没错,但治病

来源:淀粉 时间:2023-9-30

中医、中药是否科学之争再起波澜。这次挑起纷争的,是驴皮阿胶,很多人认为:阿胶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与猪蹄差不多;同时,阿胶并不是一种好的蛋白质的来源,要补充蛋白质,最好的来源是鸡蛋。同样,海参、燕窝也是如此。

这个观点,笔者是非常认可的。阿胶的主要成分确实是胶原蛋白,就像西药里的各种小白药片的主要成分是淀粉一样;和鸡蛋相比,阿胶并不是一种好的蛋白质来源,就像和馒头相比,小白药片并不是一种好的淀粉来源一样。

西药里常见的各种小白药片,主要成分是淀粉。为什么用淀粉?因为药片里的有效成分不需要太多,只需要一点点就能管用。

但这一点点,实在是太少了,如果用小勺去盛,或者直接倒进嘴里,一不小心就会吃过量,那可是要出事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很多的淀粉去黏合,应该吃多少片,容易把握。

而且淀粉吸水,进到肚子里,小白药片就会崩解,有效成分就这么被人体吸收了。因此,如果我们愿意的话,就可以这么批评西药里的小白药片:《持续了一个世纪的惊天骗局——西药的主要成分竟然只是淀粉!》

很显然,这是荒唐的。一种药物是否有效,起决定因素的,不是它的主要成分,而是有效成分。

对很多药物而言,它的有效成分所占的比重还不到百分之一。

比如人参,野生的人参吃了会让人精力充沛,强壮的人甚至会流鼻血,而养殖的人参,吃了没有任何反应;再比如海参,辽东或胶东的野生刺参,月子里的产妇吃了会迅速恢复体质,而养殖的海参则没有这种效果。

都是一样的物种,它们之间的成分差异能有多少?微乎其微。但正是这一点微小的差异,造成了功效上的天差地别。这一点点的差别,不是“主要成分”,而是“有效成分”。

从另一个角度讲,很多时候,一种药物能够对人体起效,并不是它给人体补充了什么营养、补充了什么成分,而是它造成了人体的联动反应。

人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联动系统,改变其中的一个点,会造成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因此,研究药物时,不能只看它的直接作用,还要看它的间接作用。

举个例子。治肝病,中医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也有很多有效的验方。

这里面,很多药物并不具备影响肝脏的能力,但在临床中却是不可或缺的。比如荆芥、防风,以传统中医的眼光来看,它们是影响肺的,为什么会用到治疗肝病的方剂中去?因为它们可以改善肺的通气换气能力。

肺的机能改善、增强,是可以提高血氧含量的。人体内的血糖,在血氧充足的环境下,可以进行有氧酵解,一份血糖能产生五到七份ATP(可以理解为能量),若血氧不足,只能进行无氧酵解,一份血糖只能产生两份ATP——差了三倍。

没有能量,人体怎么办?只好把肝脏里储存的肝糖元迅速、持续地释放出来,拿来应急。这样一来,肝脏哪里还有喘息之机?

因此,治疗肝病,要用到一些治肺的药,提高通气换气能力,这样可以减小肝脏的工作压力,有机会去进行自我修复。

再比如,很多治肝病的方剂里会有一些清理肠道的泻药,吃了能让人腹泻。这些泻药不能修复肝脏,但意义重大。肠道不通,排便不畅,很多毒素会沿着门静脉侵袭肝脏,对肝病的治疗造成影响。因此,泻药虽然不能直接治疗肝病,却是不可缺少的辅药。

可见,一种药物之所以有效,很多时候既不是靠什么主要成分,也不是直接对病症起效。从主要成分来论证一种药物的合理性,是不可取的。

评价一种药物的标准,应该是“是否有效”,而不是“是否科学”,因为如果一种药物能够让患者满意,能让体虚的人有力气,能让月经不调的人改善月经,能让失眠的人安眠,能让见风就倒的人抵抗力增强,而现有的科学理论竟然无法解释,那么需要发展的一定是科学理论,而不是这药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longchuju.com/gyzsszl/80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