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血压值:正常时,收缩压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毫摩/升,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升如果符合上述标准,则已是糖尿病患者,应当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降糖治疗,千万不要因为糖尿病“没什么感觉”而拒绝治疗。血糖如果不好好控制,全身各器官都会受累。18.糖尿病排除标准:空腹血糖6.1毫摩/升,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升
19.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6.1毫摩/升11.1毫摩/升如果血糖值高于正常,但还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说明正处于糖尿病前期,如不提高警惕,不积极干预,很快会发展为糖尿病。
20.糖尿病预警信号:空腹血糖5.6毫摩/升当空腹血糖超过该标准时,糖尿病的发病率会显著增加,缺血性心脏病等心血管时间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21.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6.5%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结合的产物,能反映采血前三个月的年个斤微亿血糖水平,是目前反映血糖控制好坏最有效、最可靠的指标。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7.0%作为治疗达标的标准之一,老年人可略放宽标准(7.0%-7.5%),中青年人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或更低。糖化血红蛋白每下降1%,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可减少20%。
22.骨密度最高期:30-40岁每个人一生中骨密度最高(骨峰值)的时期一般出现在30-40岁,受出生后营养、发育和遗传等因素的影响,骨峰值有高有低。男性一般从40岁开始,女性一般从35岁开始,骨峰值开始下降,女性在绝经后5年内,男性在70岁以后,骨量丢失最快。骨峰值高的人,其骨内含钙量高,年老以后发生骨质疏松的程度较轻、时间较晚。因此,40岁之前的人应该把握机会,保证每天足够的营养和钙的摄入,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努力提高自己的骨峰值。
23.每人每日用油25克为宜烹调时最好用植物油,以为植物油含对心脏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由于油的热量比较高,因此用量不宜过多,否则热量过剩,也会转化为体内脂肪,让人变胖。24.每天食盐量不宜超过6克
盐是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口味较重的人应特别注意。每天的食盐量还应包括酱油、腌菜、咸蛋等中的含盐量。
25.每天吃蔬菜-克
每天实用的蔬菜一半以上应为有色蔬菜,如绿叶蔬菜、红黄色蔬菜。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热量又很低。
26.每日摄入钙:健康成人-毫克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钙供给量:成人-毫克/天,孕妇毫克/天,乳母毫克/天。乳及乳制品含钙丰富,吸收率高。水产品中,虾皮、海带,豆制品含钙较多。为促进钙的吸收,应适当补充维生素D并多晒太阳。
27.每天饮水1毫升以上饮水量包括每天摄入的茶水、汤、水果等食物的总含水量。饮水的方式很有讲究,口不渴也要饮水,不要一次大量饮水,应饮白开水或清茶,不要用含糖饮料代替水等。28.中风康复最佳时机:脑梗死后3天,脑出血后5-7天
29.丙氨酰转氨酶(GPT或ALT)正常值甲胎蛋白(AFP)中风溶栓“时间窗”:起病后3小时脑梗死发生后,若能在起病后3小时内给于静脉内溶栓治疗,可最大限度地疏通堵塞血管,拯救濒死的脑细胞,有效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
30.18-45岁、近视度数,眼部有活动性病变(如炎症、青光眼、干眼症等);角膜中央厚度B超检查:40岁以上,每年一次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无辐射、便捷及准确等优点,不仅可发现结石、囊肿、脂肪肝等常见疾病,还能早期发现某些肿瘤。受超声波无力性质所限,超声检查较适合实体器官,如肝、脾、肾等,一般不适合含气器官(比如肠胃)和骨骼系统。
名医验方个(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