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手术的概念和分类
屈光手术是指以手术的方法改变眼的屈光不正,包括角膜屈光手术、眼内屈光手术(含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及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巩膜屈光手术。
角膜屈光手术则指通过手术的方法改变角膜前表面的形态以矫正屈光不正的手术。随着角膜屈光手术设备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完善,角膜屈光手术治疗近视的安全性、稳定性、有效性和可预测性已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验证,成为目前治疗近视的主流手术方式。目前常用的术式包括:
1、机械刀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磨镶术(LASIK)。
2、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
3、全飞秒小切口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
角膜屈光手术矫正视力的机理角膜屈光手术矫正视力的机理是:根据屈光不正患者需要矫正视力到正常、或接近自己最高视力时所需要的眼镜度数,医生使用准分子激光或飞秒激光在患者的角膜上磨一副相同度数的眼镜;手术后的眼睛就是一副戴了眼镜的眼睛。
常规准分子激光和全飞秒激光手术的区别是:前者需要用机械刀或飞秒激光先做一个角膜瓣→掀开这个瓣→激光磨眼镜→将瓣盖回去;缺点是切口大,角膜内的神经纤维大部分被切断,并发症的风险大,术后干眼的时间长。
而全飞秒手术侧不需要做这个瓣,先用飞秒激光在角膜内作一角膜基质透镜,再做一个2~3mm的微小切口,将这个透镜取出即可,并发症少,干眼时间短。
角膜屈光手术性干眼的原因1、术前就有干眼:术前患有MGD、长时间戴软性隐形眼镜、或患有慢性眼部疾病者都会有不同程度干眼症,由于泪膜不稳定、眼表正常泪液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泪膜稳定性及眼表动态平衡恢复速度较术前无干眼症的患者慢。
2、手术方法的选择:前2种术式都需要做角膜瓣,大切口会不可避免地切断部分角膜神经,造成泪液分泌的反射弧受阻,术后泪液分泌减少,泪膜稳定性下降。小切口的SMILE手术无需制作角膜瓣,术后眼表状态稳定,术后并发干眼症状较LASIK等术式少、眼表动态平衡恢复速度快。
3、术中负压吸引环的机械损伤:负压吸引环固定于眼球角膜缘周围的结膜上,可造成结膜杯状细胞及角膜缘旁的结膜杯状神经的直接机械性损伤,导致黏液蛋白分泌减少,泪膜黏附力减弱~干眼。
4、术后角膜知觉和敏感度下降:角膜屈光手术切割角膜基质,均会导致角膜基质神经纤维不同程度的损坏,使角膜敏感度下降,瞬目减少,造成泪膜不稳定~干眼。
5、术中用药:术中使用的表面麻醉药中含有防腐剂,易导致角膜上皮损伤~干眼。
角膜屈光手术性干眼的临床特点1、干眼症状出现在角膜屈光手术后,与术式选择密切相关;
2、在术后3~6个月随着角膜神经纤维的恢复,干眼症状可明显减轻;
3、术后泪膜稳定性及泪液各项检查指标可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
4、干眼症状个体差异大,与术前眼表状态密切相关。
角膜屈光手术性干眼的预防1、严格把握角膜屈光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有严重干眼症的患者慎行手术。
2、有MGD者要先行治疗。
3、结合患者角膜和屈光状态,施行个体化手术方案,选择安全、高效的手术方式;
4、使用合适的负压吸引力,减少术中操作对角膜的机械损伤;
5、推荐全飞秒激光手术。
屈光手术性干眼的治疗1、术后注意休息、减少用眼时间,注意眼表防护;
2、术后使用优质人工泪液。
3、可使用亮视嘉护眼贴或热敷贴,前者有抗氧化及稳定生理泪膜作用;后者有改善眼周血液循环、缓解眼疲劳、促讲睑板腺管内脂质的排出等功能。
4、可配带湿房镜、硅胶眼罩等物理方法改善症状。
5、角膜屈光术后严重干眼者应到眼表专科治疗。
“干眼绎站”初心:干眼园地;眼病科普;医患同行;有问必答;漫步杏林;大美世界。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longchuju.com/shgyz/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