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干眼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干眼症发病率在20%左右。过去常认为40岁以上人群较为常见,因为随着年龄增长,泪液分泌功能会逐渐减弱。然而,目前门诊中,遇到了一些青少年人群,因为这样那样的因素,导致干眼。
您家的孩子有这些症状吗?
眼红、揉眼、频繁眨眼……
孩子们的这些小动作,家长们朋友留意了吗?有可能干眼这种疾病已经找上了他们!如不控制,干眼病情会由轻到重连续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会伤害视功能,进而影响生活、学习、工作,甚至引起焦虑等心理问题。
那么,在眼科门诊中儿童干眼如何诊断?
目前儿童干眼并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在诊断过程中,应考量患儿的症状、体征,如果患儿存在干眼症发病的潜在因素、机制或相关症状,应进行干眼相关检查帮助诊断。如频繁眨眼、揉眼,或多发性霰粒肿,临床上遇到这类患儿,可以进行泪膜破裂时间检查、睑板腺功能分析。
但由于儿童干眼诊断并没有标准,在临床上还是使用成人干眼标准,如BUT<10s,或在做眼表分析的时候根据睑板腺发育的程度及堵塞的程度进行相关诊断。
儿童干眼最常见的危险因素
1、过敏性结膜炎
过敏性结膜炎在儿科眼表疾病中占50%-70%。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因为组胺的分泌导致血管扩张,水分蒸发,因而引起水分丢失。在治疗的过程中,抗组胺药物的使用也会引起干眼症状。
2、多发性霰粒肿
多发性霰粒肿是儿童另一个常见疾病,又称为睑板腺囊肿,由于睑板腺功能障碍引起。睑板腺功能障碍在成人表现为较为严重的干眼或其他免疫性疾病较多,在儿童患者中多表现为多发性霰粒肿,与成人MGD表现相同的是,挤压睑板腺时也会出现丝状分泌物,是属于干眼的一种表现。
儿童干眼治疗的重点
儿童不会有原发性干眼,总是伴发症状,应以治疗原发病为主。
如过敏性结膜炎,应避免接触过敏源,积极治疗缓解症状。治疗儿童过敏性结膜炎时同时给予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预防干眼的发生,或治疗已经发生的干眼。
对于睑板腺功能障碍引起的多发性霰粒肿,热敷、按摩睑板腺促使睑板腺通畅,这也是治疗干眼症的一种手段。不同类型的干眼应该进行针对性治疗。
随着现代信息化社会进程加快
电子产品及便携式移动终端的普及
儿童面对电脑、电视、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机会增多
使用时间明显延长,干眼一样会发生在孩子身上
让孩子们出现一系列异常的表现。
那么,当家长朋友们遇到孩子出现以上不适时,是如何应对的呢?
为了让大家放心就诊
铜陵爱尔眼科发挥互联网诊疗
在抗击疫情中的作用
通过在线预约进行人流控制
请大家先预约再就诊
看眼病到爱尔
咨询电话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longchuju.com/gyzzyzl/5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