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及分类
结膜炎是指结膜出现的炎症反应,特征是潮红、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白细胞浸润与滤泡形成。结膜炎是在兽医临床上最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慢性结膜炎在临床上由于很难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而做出明确诊断,所以有时在治疗过程中就显得很麻烦。
临床表现1.充血 结膜充血是结膜炎最典型的临床表现,充血的程度随病情的轻重而有差异。在临床上,需要将结膜充血与巩膜充血(睫状充血)加以区分,因为后者是眼内疾病的一个显著标志。结膜充血呈弥漫性,而不是局限在几个大的静脉,多会影响到睑结膜,但也可能影响整个结膜(如下图)。
图1整个结膜都出现充血和水肿图2睑结膜充血、发炎
2.水肿 严重的结膜水肿会导致球结膜遮盖住角膜,睑结膜超过眼睑的边缘。
3.滤泡 通常发生在第三眼睑的球结膜侧,但如果发生在其他位置时则说明有慢性结膜炎。
4.眼分泌物 泪腺的功能和结膜杯状细胞的活性受三叉神经支配。眼分泌物最初多呈浆液性,后随病情加重逐渐变为脓性。
(1)浆液性分泌物 急性感染(特别是病毒和衣原体)、过敏和机械性刺激。(2)黏液性分泌物 慢性疾病,特别是干眼症。(3)脓性分泌物 细菌性感染和异物已经持续了几天后。
5.疼痛 根据病因不同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疼痛,还会表现出眼睑痉挛。慢性疼痛可能会造成痉挛性眼睑内翻。
6.淋巴滤泡 结膜表面可能出现不同数量的淋巴滤泡,多呈鹅卵石状,对于长期慢性的结膜刺激最终导致滤泡的增生(如下图)。
图3睑结膜和第三眼睑表面的滤泡
临床分类 结膜炎的分类是以持续时间、分泌物性质、外观、病原学等作为依据。病因 结膜炎有很多病因,所以要将原发性结膜炎(局部刺激导致的)和继发性结膜炎(全身系统性疾病导致的)加以区分,这对最终的治疗非常关键。
1.物理性刺激 是造成犬、猫结膜炎最常见的原因,包括:①风、尘土、太阳和草籽;②眼睛局部眼药的刺激;③眼睑疾病,如睫毛异常、眼睑肿瘤和眼睑功能异常。
2.感染 只局限于眼部或部分的全身性疾病。正因为如此,所有动物在患有结膜炎的时候都要考虑做全身的检查,特别要注意上呼吸道的感染。
(1)细菌 多数动物的结膜囊内都存在细菌,但并不意味有感染的存在。如果动物出现急性结膜炎时,这些细菌则是病理性的。
(2)病毒 全身和局部的病毒感染。
(3)衣原体 猫非常常见,犬尚未见报道。
(4)类菌质体 猫比较常见。
(5)霉菌性 正常动物的结膜表面存在真菌。原发性霉菌性结膜炎很少见,一旦发生则可能因为角膜的病变所导致。
3.寄生虫 由寄生虫导致的结膜炎不常见。
(1)螨虫 眼睑周围的螨虫可导致结膜炎,特别是蠕形螨虫(如下图)。
图4蠕形螨导致的结膜炎
(2)吸吮线虫 犬猫均可能发生,通常会造成轻度的结膜炎或泪溢,严重时则会造成继发性角膜炎(如下图)。
图5吸吮线虫导致的结膜炎
4.过敏性 常见于直接接触或吸入某些致敏的抗原物质,也常见于全身性过敏反应性疾病。主要可表现出如下临床症状:①结膜充血和眼周红斑;②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③皮肤、爪、鼻腔、耳朵等出现炎症反应。
结膜细胞学检查对于准确诊断过敏性结膜炎非常必要。并非总能发现嗜酸性粒细胞,但是经常可以见到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细菌产生的毒素在结膜囊或睑板腺内也会引起过敏性结膜炎。某些抗菌素眼药(新霉素、庆大霉素)也会引发过敏性结膜炎。
5.干眼症 要经常使用Schirmer泪液试纸排除干眼症导致的结膜炎。
辨别分泌物中的细胞形态将有助于区别造成结膜炎的可能病因。
诊断
1.细菌培养 细菌培养并不是判断结膜炎原因的首选诊断方法,因为原发性细菌感染在小动物并不多见。多数病因(衣原体或类菌质体)需要特殊的培养才可以得出结果。所以如果考虑细菌培养一般也应在使用了一段时间抗菌素且效果不好时才进行。但一旦决定要进行细菌培养,就应该在所有检查前最先进行。在临床上,多数结膜炎对抗菌素的治疗无效是因为病因诊断不正确而不是抗菌素选择的不正确。
2.结膜抹片 结膜抹片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对查找结膜炎的病因和慢性病例的治疗都非常有价值。结膜抹片对于结膜恶性肿瘤的诊断就更有意义,如鳞状细胞癌。要多做几张抹片,因为可能用不同的方法染色(吉姆萨染色或革兰氏染色)。
3.结膜的活组织检查 局部使用两滴表面麻醉或眼部专用的局部麻醉眼药后就可以操作了。可以使用一细组织镊提起部分结膜,然后使用眼科剪去少量结膜组织。应避免在人为夹取过程损伤活组织而影响结果的判读。
4.结膜的染色 荧光素染色可以发现溃疡性结膜炎,这很容易在暗室内用钴蓝光发现。
5.Schirmer泪液量检查 用于诊断干眼症。
治疗
1.进行全面的检查,排除物理性原因 假如是继发于其他全身性疾病,就应该在治疗结膜炎的同时治疗原发病。
2.清洁眼睛 如果眼分泌物过多,应该先用洗眼液彻底冲洗眼睛。但在冲洗眼睛前要确认已经完成所有需要提前进行的检查(培养或泪液量检查)。
3.抗菌素 使用广谱抗菌素或多种抗菌素联合用药。药物的选择主要是考虑在能否在泪膜中起作用,而不必考虑是否能够穿透上皮的屏障。局部使用的抗菌素眼药主要是治疗原发的细菌性结膜炎和限制因其他治疗导致的正常菌群过度繁殖。药物的使用频率因病情而定,一般为每天3~4次,个别严重病例可能会每小时使用一次。常用的抗菌素眼药有:①新霉素、多粘菌素B、杆菌肽三联眼药是最有效的组合;②氯霉素;③庆大霉素或妥布霉素;④氧氟沙星。
4.抗炎 糖皮质激素经常与抗菌素联合使用来降低炎性反应,使得有些病例的炎症反应显得非常“安静”,但结膜炎会持续很长时间。这是因为糖皮质激素抑制了愈合的进程,所以不要在禁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例(猫疱疹病毒、类菌质体)中使用。但对于由刺激或过敏导致的急性结膜炎,毫无疑问要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每天局部滴眼2~4次。
5.抗过敏 根据病情的轻重,可局部或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局部肥大细胞稳定剂如色甘酸钠、奥洛他定已经在临床上治疗过敏性或嗜酸性结膜炎。
文章推荐小动物眼科的检查方法(上)
小动物眼科的检查方法(下)
眼睑病-眼睑炎症
小动物眼睑位置和功能异常诊疗方法(眼睑内翻、外翻、闭合不全、外伤)
小动物眼睑病-睫毛异常
小动物眼睑肿瘤的诊疗方法
小动物第三眼睑病
小动物泪器的解剖与生理
详解小动物泪液功能的异常
小动物干眼症的诊疗技术
小动物结膜的解剖和生理
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毕矣。
——清?赵廉《医门补要自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longchuju.com/gyzzlf/1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