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糖是指利用含淀粉的粮食、薯类等为原料,经过酸法、酸酶法或酶法制取的糖,包括麦芽糖、葡萄糖、果葡糖浆等,统称淀粉糖。淀粉糖消费领域广,消费数量大,是淀粉深加工的支柱产品,长期以来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造纸等诸多行业。淀粉糖的种类多样,按成分组成可大致分为液体葡萄糖、结晶葡萄糖(全糖)、麦芽糖浆(饴糖、高麦芽糖浆、麦芽糖)、麦芽低聚糖、果葡糖浆等。
淀粉糖主要类型:
来源:公开资料,阿斯塔咨询
具体来看,麦芽糖浆主要应用于啤酒、医药领域,麦芽糊精主要应用于食品、调味品领域,麦芽低聚糖主要应用于糖果、糖浆、糕点等领域,结晶葡萄糖主要用于奶制品、保健品领域,果葡糖浆主要应用于饮料、酒类、冷饮食品等领域。其中果葡糖浆、结晶葡萄糖、麦芽糖浆是目前国内淀粉糖市场三大主流产品。
淀粉糖产业链淀粉糖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供应环节,主要包括玉米、小麦、薯类等;中游为淀粉糖生产供应环节;下游主要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啤酒、糖果、化工等领域。
淀粉糖产业链结构:
来源:公开资料,阿斯塔咨询
玉米是淀粉糖生产的重要原材料,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年中国玉米产量达.2万吨。
来源:国家统计局,阿斯塔咨询
目前主流淀粉糖包括结晶葡萄糖、麦芽糖浆、果葡糖浆和麦芽糊浆等,其主要消费领域包括饮料、食品、糖果、啤酒、化工、冷饮等领域,其中饮料与食品工业分别占玉米淀粉糖消费量的6%和2%。在饮料行业的主要消费是果糖,麦芽糖浆消费集中于食品和啤酒消费当中,麦芽糊精主要应用于冷饮和调味品领域。近年来乳制品、碳酸饮料及果蔬汁饮料增幅较为显著,淀粉糖消费量跟随增长。
中国淀粉糖下游结构概况:
来源:阿斯塔咨询
淀粉糖市场现状过去,我国食糖生产和消费都以蔗糖为主,淀粉糖为辅,随着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植和推广淀粉糖,到“九五”后期,在淀粉糖行业的技术进步,收率和质量提高,物料消耗下降;企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淀粉糖产品成本大幅下降;玉米深加工,食品工业的发展以及酶制剂等生物技术的进步和人们消费结构的变化,我国淀粉糖行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淀粉糖市场逐步扩大,成为食糖市场的重要补充。据中国淀粉工业协会数据,2年我国淀粉糖产量为万吨,同比增长1.4%。
中国淀粉糖产量(万吨):
来源:中国淀粉工业协会,阿斯塔咨询
从产量结构来看,我国淀粉糖产品种类丰富,液体糖以果葡糖浆、麦芽糖浆和葡萄糖浆为主,固体糖以结晶葡萄糖、麦芽糊精为主。具体来看,2年淀粉糖产量中,果葡糖浆产量占比最高,为28.4%;其次为结晶葡萄糖和麦芽糖浆,产量占比分别为2.5%和20.7%。
中国淀粉糖产品结构:
来源:中国淀粉工业协会,阿斯塔咨询
从生产分布来看,淀粉糖生产主要集中在原料产区和市场应用区。山东省、河北省、广东省和黑龙江省的产量位居前四位。2年上述四省淀粉糖产量分别为.97万吨、08.81万吨、.14万吨和71.14万吨,其中山东省占据全国产量的8%,远高于河北及广东的18%和17%。
中国淀粉糖产区分布:
来源:中国淀粉工业协会,阿斯塔咨询
就淀粉糖企业格局而言,整体市场较为集中。以产量口径方面来看,2年我国淀粉糖产品排名前十的企业产量合计占比超60%%。其中广州双桥淀粉糖产量位居首位,其次是西王糖业、诸城兴贸、中粮生物科技。
中国淀粉糖市场格局:
来源:公司年报,阿斯塔咨询
淀粉糖市场趋势市场需求向好。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饮料行业迅速发展对食糖需求不断上升、蔗糖大幅涨价,由于淀粉糖产品作为甜味剂的一种,可以部分替代蔗糖,因此,以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可作为蔗糖替代和补充的淀粉糖消费的持续增长,与蔗糖相比,淀粉糖无论在保健和实用性方面,还是在价格方面,都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未来的发展空间较大。随着人们收入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及肥胖人群的增长,人们对具有保健功能的糖醇类淀粉糖需求逐步增长,也带动了淀粉糖市场的扩大。
技术升级推动行业发展。我国淀粉行业主要采用湿法生产,目前工艺技术已相当成熟。为实现节能减排,部分企业已开始研发干法生产技术,目前已取得一定的成果。近十年来,淀粉糖行业技术进步的速度逐渐加快,如高效酶制剂的应用,大幅提高了糖化水平;喷射液化、膜分离技术、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自动控制技术和连续多效蒸发器等工艺创新和关键设备的国产化,使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此外,随着研发力量的加大,及各国对环境友好型产品的要求,淀粉及淀粉糖产品不断延长产业链,将在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贡献,扩展淀粉深加工品的应用范围,促进了淀粉糖行业的快速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longchuju.com/gyzsszl/9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