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泪液检测滤纸条在眼科门诊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年2月~年6月期间收治的例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例(泪液检测滤纸条)和对照组例(荧光素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对比两组的筛查结果。结果:在例(眼)干眼症患者的当中,观察组成功检出眼(99.2%),误诊1眼(0.8%);对照组成功检出98眼(82.4%),误诊21眼(17.6%),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泪液检测滤纸条在眼科门诊筛查干眼症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其检出率高,误诊率低,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干眼症;眼科门诊筛查;泪液检测滤纸条
干眼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眼科疾病,年龄增长、环境污染以及用眼疲劳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干眼症的发病率。干眼症会导致患者视力下降,并伴随有明显的不适感,严重则会发生感染[1]。随着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应用,干眼病患者人数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加强眼科门诊筛查,提高干眼症的诊疗效果,保护患者的眼部健康。本研究以我院年2月~年6月期间收治的例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泪液检测滤纸条在眼科门诊筛查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年2月~年6月期间,收治干眼症患者例(眼),将其分为观察组例(眼)和对照组例(眼)。观察组男性患者49例(59眼),女性患者58例(76眼),年龄12~82岁,平均(45.8±7.2)岁。对照组男性患者47例(54眼),女性患者57例(65眼),年龄11~78岁,平均(46.1±7.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照均衡(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眼部检查,给予检影验光,检查患者的视力、眼位、眼压以及矫正视力。向患者询问其眼部感觉,根据其是否存在异物感、睁眼困难以及视物清晰度进行初步的诊断。了解患者的职业、爱好、日常习惯以及有无眼病史。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泪液检测滤纸条(SchirmerⅠ试验)进行检测,对照组患者则根据荧光素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BUT)进行诊断。
1.3评价指标
患者出现眼干燥症状,SchirmerⅠ试验结果≤5mm,BUT≤10s,即可确诊为干眼症。1.4统计学处理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x±s)和(%)进行观察指标的计量和计数,通过t值和X2检验资料,结果满足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在例(眼)干眼症患者的当中,SchirmerⅠ试验成功检出眼(99.2%),误诊1眼(0.8%);
BUT成功检出98眼(82.4%),误诊21眼(17.6%),,以上患均经医生综合检查予以确诊,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对比
组别
检查结果
检出率
检出
误诊
观察组()
1
99.2%
对照组()
98
21
82.4%
3讨论
干眼症主要是由于生理衰老、环境污染以及用眼疲劳所所引起的泪液量和质的异常引起眼科疾病,患者眼部泪膜不稳定,其眼表受到损害,伴随有明显的不适感。干眼症患者主要表现眼干、眼涩、畏光以及视物模糊等症状,其症状程度与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和工作习惯有关。由于干眼症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很容易与慢性结膜炎、慢性泪囊炎、病毒性角膜炎以及其他眼科疾病相互混淆,需要采取有效的筛查办法,及时、准确的予以诊断,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办法,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2]。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SchirmerⅠ试验)的检出率为99.2%(/),误诊率为0.8%(1/),对照组(BUT)的检出率为
82.4%(98/),误诊率为82.4%(21/),充分说明SchirmerⅠ试验的诊断效果更好,误诊率低。当然,SchirmerⅠ试验方法仍然存在值得改进的地方。在孙海华、吴志鸿在研究当中指出,SchirmerⅠ试验方法在干眼症的临床诊断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完全依赖于一种检查的阳性结果其他多重因素都会对诊断结果造成影响,容易出现误诊,目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3]。
本研究所得结论与相关研究报道基本一致,何玉萍等在大学生干眼症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中指出,长时间佩戴眼镜和观看电脑是引起干眼症发病的主要因素[4]。针对干眼症的病因,加以有效的预防。改善生活环境,保持室内适宜的湿度,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尽量避免过度用眼。即使是工作需要,仍然要注意劳逸结合。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睑缘炎和角结膜炎,应用人工泪液,有效保护眼部,提高舒适度,进而有效预防干眼症的发生[5]。
综上所述,在眼科门诊筛查干眼症中,泪液检测滤纸条的应用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其检出率很高,误诊率低,能够及时发现干眼症早期症状,继而采取有效的治疗办法,保护患者的眼部健康。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longchuju.com/gyzsszl/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