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早晚温差大,加上空气质量差,小心干眼症找上门,尤其是三高患者,更要小心。眼科门诊发现,近日罹患干眼症的患者,大幅增加2成。眼科医师指出,根据观察,眼疾患者有别于以往大多发生于停经后女性,或是60岁以上长者,反而几乎都是20、30岁左右的年轻人。医生指出,干眼症是眼科门诊相当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眼睛泪液分泌量不足够,或是分布不均匀,以及泪液过度蒸发,造成泪液无法适当的保持眼球表面的湿润所造成。而治疗主要在于减轻干眼症的症状,避免角膜伤害,维持眼球光滑清晰的表面。
1
环境+低头族 诱发干眼症
在现今干眼症主因中,环境污染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原因。主要是由于污染源塞住泪腺,使其分泌不出泪液,其次是“三高疾病”问题,而泪液是血液中血清渗透到管线而成,但三高患者血液混浊,分泌的泪液自然较少,加上泪液内抗体少,容易增加罹患干眼症和感染风险。
特别是由于电子产品的普及,造成低头族暴增,根据统计,紧盯屏幕时平均1分钟只眨眼7次,相较于正常人1分钟眨眼12次,自然少了许多,而减少眨眼会减少泪液分泌,也易导致干眼症。
2
压力增大 泪腺分泌常降低
另外,当压力大而造成荷尔蒙分泌改变时,泪腺分泌也会减低,也可能因此造成干眼症。常见的症状包括:眼睛干干涩涩、容易疲倦、想睡、会痒、有异物感、痛灼热感,眼皮紧绷沉重、分泌物黏稠,怕风、畏光,对外界刺激很敏感,暂时性视力模糊。
专家强调,以眼泪的构造来说可分为3层,最表面1/10是油层,主要功能在保护底下8/10的水层,而盖在眼角膜上的1/10则是黏液层,帮助水分抓住眼球表面,当泪腺分泌太少,或是缺少油脂分泌,都会造成眼表的湿润度不足,导致结膜和角膜的表皮细胞干燥剥落,甚至发炎,变成干眼症。
3
补充人工泪液 缓眼球摩擦
通常罹患干眼症时会让眼球表面磨擦增加,因此会造成眼睛酸涩、灼热感,或分泌物增加等不适,而少了泪水的眼球表面较不平滑,也会使得视线较为模糊。目前针对干眼症的治疗,大多以补充人工泪液为主。
想要预防干眼症,建议平时应多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绿色蔬菜、肝脏、蛋黄、瘦肉,或鱼肝油等,增加眼睛保护力;并保持生活规律、不熬夜,提升免疫能力。
4
适当休息 热敷防泪腺阻塞
另外,专家也建议,适当休息,或使用热敷眼罩,可帮助泪腺不易阻塞,促进血液循环;而针对隐形眼镜使用者,建议配戴时间不宜过长,或适时辅以人工泪液加强水层和黏液层,一旦当眼睛感到干涩不适时,就应先闭眼休息。
另外,骑摩托车时建议戴全罩式安全帽或护目镜来保护眼睛;最后在生活环境上,可于空调房里摆一盆水或小树,来调节房间湿度,有助于预防干眼症。
干眼症状虽然令人困扰,却不致于影响视力,但若没有及时处理,可能导致病症更加严重,甚至可能引发角膜破皮溃烂,或是严重的视力障碍,不可不慎。建议大家一旦出现眼睛干涩不适,应立即寻求专业的诊断,并多让双眼休息、注意保养,才能有效守护眼睛健康。
(文章来源:39健康网)
眼科医师团队张炯
个人简介张炯,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会员,从事眼科工作近20年。医院医院进修,师从张承芬、吴文灿、陈有信、赵云娥等教授。多次参加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培训班,卫生部内镜微创技术培训班。
擅长:疑难眼底病、泪道内镜微创科、普通激光专科、眼外伤、眼表、眼底图像功能科。如:眼底多波长激光+后发性白内障青光眼YAG激光近例;PDT+抗VEGF治疗糖尿病高血压黄斑变性等计余例;在鼻腔泪囊吻合术、普通眼表手术(如翼状胬肉并结膜移植术等)、眼外伤重建术、葡萄膜炎、神经眼科及遗传性眼病等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专家门诊:周二,周三13:00-17:00
顾静芝
个人简介顾静芝,副主任医师。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后医院眼科就职,医院眼科主任,工作至今30余年。
擅长:熟练掌握眼科,各项常规检查诊断治疗工作。曾做白内障、青光眼手术,斜视矫正、胬肉切除、移植等眼科外伤的各种处理抢救共计千余例。在屈光门诊、急诊手术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专家门诊:周一,周四13:00-17:00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longchuju.com/shgyz/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