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的眼睛好干,滴了眼药水都不管用!”
“医生,我的眼睛干涩该怎样才能治好啊?”
……
最近一段时间,医院的眼科门诊中干眼患者的数量都大幅增加。其中,有七八成都是办公室白领。专家指出,冬季是干眼的高发时节,而办公室白领因为久坐空调房,长时间面对电脑和手机,非常容易发生干眼症。那么,冬季发现眼睛干涩到底该怎么办呢?一起来听听眼科专家怎么说。
眼干与干眼不一样
冬季户外活动减少,室内空气干燥,人们又习惯长时间用电脑、玩手机,出现眼睛干涩的人可真不少。然而,眼科学中并没有眼干这一名词,干眼却是眼科的常见疾病之一。眼干只是一种症状,而干眼却是一种疾病,眼干是干眼的临床表现。
干眼症是极为常见的眼科疾病,它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减少或泪液中成分改变、动力学异常,导致眼部干涩或异物感、视物疲劳、视力下降等一大类疾病的总称。要认识干眼,首先需要了解眼球表面的基本结构。大家都知道眼泪,那么你们听说过泪膜吗?
泪膜就是一层覆盖在眼睛表面的超薄泪液层,它是眼睛通过瞬目运动(眨眼)将泪液涂布在眼睛表面,有润滑、湿润、保护、抗菌和营养眼球表面的作用。泪膜的稳定性是指它能较均匀地覆盖在眼球表面,并且能维持一定的时间不会破裂。如果泪膜异常,如破裂时间太短,就不能起到润滑眼表的作用,可引起眼不适,严重者导致角膜溃疡甚至失明。
用电脑超过3小时易眼干
瞬目是一种保护性措施,可以维持眼表正常功能并防止异物侵入。如果长时间凝视屏幕,眨眼次数变少,久而久之就会引起泪液蒸发过多,加重眼睛干燥症状。调查证实,每天在电脑前工作3小时以上的人,90%都会出现眼睛干涩的症状。
干眼的发生往往不是单一因素导致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身体机能老化、环境因素、感染、药物使用不当、机体激素水平的改变、自身免疫力下降、眼外伤、化学伤等,都可导致干眼。如果您有眼部干涩感、异物感或烧灼感、视物疲劳、畏光等任一症状,就要提高警惕了!
干眼的治疗方法多且复杂,需要长期坚持:
1.消除诱因
应避免长期使用电脑、熬夜工作等。
2.应用人工泪液点眼
这是目前使用较广的方法之一。
3.泪小点栓子植入
安全、有效、可逆,可与其他治疗联合应用。
4.促进泪液分泌
比如说某些口服药物,但是这类药物往往有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且有需长期服用、费用高等缺点。
5.抗炎和免疫抑制治疗
对于合并炎症反应的干眼有一定疗效。
6.手术治疗
适用于非常严重的干眼症,但手术复杂,疗效不确切,费用高。
7.其他
如与感染因素有关,可以口服或局部应用抗生素等。
眼睛保湿是最好的预防
很多女性经常敷面膜,其实眼睛也是需要保湿的,眼睛保湿是预防干眼的最好方法。预防干眼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避免长时间操作电脑
连续在电脑荧屏前的时间不宜过长,每隔1小时最好休息5~10分钟,休息时尽量远眺让眼睛放松,或做做眼保健操。同时,适当活动颈部和肩部肌肉,因为颈部肌肉僵直紊乱也会影响视力。由于工作学习时,眼睛是向内、向下看的,因而休息时要让眼睛向左上方和右上方看。
2.调整好显示器与眼睛的距离和位置
建议距离50~70厘米,位置略低于眼水平线10~20厘米,显示器的亮度也不要太亮,调节到最大亮度的一半就可以了。
3.避免长时间佩戴隐形眼镜
隐形眼镜很容易吸附水分,从而导致眼球表面脱水。
4.注意饮食调理
多吃豆制品、鱼、牛奶、核桃、青菜、大白菜、胡萝卜、空心菜、西红柿及新鲜水果等,以补充各种维生素。
常用电脑的干眼症高危人群,还应常备眼药水,定期补水以维持眼球湿润。
告别干眼,从改变生活习惯开始,从今天开始!一起行动起来吧!
本文来源:人民网
OCT检测
(黄斑区+视乳头扫描)
临床意义:
OCT的全称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相当于眼部的CT,是一种非接触式、非侵入性的无创检查,具有高分辨率、成像快速等特点。它能够清晰地显示眼后段主要是黄斑和视乳头的形态特征、视网膜的层间结构、视网膜及其神经纤维层的正常厚度变化,还可观察角膜、虹膜、晶状体等眼前段组织,并准确测量相关数据。对各类眼底疾病(如黄斑裂孔、黄斑皱褶、黄斑水肿、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前膜等)及青光眼类疾病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注意事项:
眼部急性感染或炎症患者不宜行该项检查。
福建省二院健康管理中心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longchuju.com/gyzzyzl/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