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又称结膜干燥症,是很常见的眼表疾病。它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泪液质和量或动力学的异常,导致泪膜不稳定和眼表组织的病变,并伴有眼部不适症状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如同时伴有口干、关节痛等,则称为干燥综合症。
干眼症分为:
1.蒸发过强型
2.水液缺乏型
3.粘蛋白缺乏型
4.泪液动力学异常
5.混合型含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因引起的干眼。
干眼症的发生与眼部疾病以及工作、生活的环境有关。中老年眼疾患者,青少年视力不良者、电脑工作者、教师、办公室人员等过度用眼者易患有干眼症。
高发病率:
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干眼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台湾人发病率为23.5%,北京21%,西安30.8%,青海52.4%。我国干眼发病率高的原因较多,可能与遗传背景,环境状态,空气污染等有关。
引起干眼的病因很多,环境因素、个人习惯等引起的轻度干眼症患者(如长时间使用电脑、长期处于空调环境等)仅出现较轻的症状,可无明显的眼表损害,这些影响因素的及时改善可使眼部不适感消失;但对于局部或全身有明确病因引起的干眼其发病机理十分复杂。
泪膜损伤
眼表面覆盖着一层由脂质层、水液层及粘液层组成的泪膜。正常及稳定的泪膜是维持眼表上皮正常结构及功能的基础,任何导致泪膜完整性和功能的破坏的损害因素,都可引起干眼不适症状,而泪膜的持续异常可损伤眼表正常的修复或防御机理,导致眼表和泪腺处于一种慢性炎症状态。
炎症
炎症在干眼症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在近年研究中已得到充分证明,且此种炎症是非感染性的免疫相关的炎症。研究发现非Sjgren综合征(SS)干眼症患者泪腺和结膜组织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这与SS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炎症的病理改变相似,但发病机制不同,可看作是眼局部的自身免疫反应。
常用的检查方法:
一、活体染色剂
二、基础泪液分泌量实验(SchirmerITest,ST)
三、裂隙灯检测
四、泪液渗透压
五、泪液清除率
六、泪液蕨样变试验
七、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
八、泪液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
九、干眼仪(tearscopeplus)或泪膜干涉成像(tearfilminterferometry)
十、角膜地形图检查
十一、血清学检测
而干眼分析仪作为全新的理念,全面精细的检查眼表的每一部分,提供客观量化的全套干眼检查结果,并且检查过程突破传统方法,不需要药物、无刺激,在舒适的状态下快速完成所有检查;同时区分不同的干眼类型,辅助医生的诊断并从源头进行个性化治疗,提供全程治疗过程的监督,防止干眼症的反复发作。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longchuju.com/gyzzlyy/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