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干眼症的治疗 >> 干眼症治疗医院 >> 正文 >> 正文

备考干货感染性疾病麻疹知识点

来源:干眼症的治疗 时间:2019-12-27

出疹特点:

潜伏期:大多为6~18天,平均为10天左右。

前驱期:出现麻疹黏膜斑(Koplik斑);

出诊期:多在发热3~4天后出现皮疹,此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体温骤然升高,可达40℃以上,咳嗽加剧,出现烦躁或嗜睡,重者有谵妄、抽搐(“疹出热盛”),持续3~4天。

恢复期:疹退后皮肤有糠麸样脱屑并留棕色色素沉着。

出疹规律:皮疹先见于耳后、发际,渐及额部、面部、颈部,然后自上而下延至躯干和四肢,最后达手掌和足底。

常见并发症

(1)喉、气管、支气管炎:麻疹病毒本身可引起呼吸道炎症。

(2)肺炎:是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可发生于麻疹的各期。中毒症状重,死亡率高,占麻疹死因的90%以上。

(3)心肌炎:轻者仅有心音低钝、心率增快、一过性心电图改变;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4)麻疹脑炎:多见于婴幼儿,发病率为1‰~2‰。常发生于出疹后第2~6天。临床表现和脑脊液变化与其他病毒性脑炎相似。病死率高,存活者20%以上留有运动、智力和精神等神经系统后遗症。

(5)营养障碍:多见于病程中持续高热,胃肠功能紊乱。易发生营养不良性水肿,维生素A缺乏引起干眼症等。

(6)结核病恶化:患麻疹时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暂时的抑制,使原有潜伏的结核病灶重趋恶化,可发展为粟粒性肺结核或结核性脑膜炎。

治疗和预防

(一)麻疹治疗及预防

1.治疗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加强护理。给予易消化富于营养的食物,补充足够的水分。

(2)对症治疗:高热时可用小剂量的退热剂,烦躁可给予苯巴比妥等镇静。剧咳时用祛痰镇咳剂。继发细菌感染可用抗生素。麻疹患儿应给予维生素A,有干眼症者,1~4周后应重复给予维生素A制剂。

(3)并发症的治疗:有并发症者,给予相应治疗。

2.预防

(1)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一般病人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10天。接触麻疹的易感者检疫观察3周,接受过被动免疫者可延至4周。

〔2〕切断传播途径:麻疹流行季节,易感儿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3)被动免疫:接触麻疹后5天内立即肌注免疫球蛋白0.25ml/kg,可预防麻疹;若5天后注射者,仅能减轻症状。被动免疫只能维持3~8周,以后应采取主动免疫。

(4)主动免疫:采用麻疹减毒活疫苗是预防麻疹的重要措施。国内规定初种年龄为8个月,4~6岁再次接种。

(5)加强麻疹的监测。

例.女,2岁,发热3天体温39度,流涕,咳重。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体温升至40度。颊粘膜粗糙,可见白色斑点。最可能的诊断是:

A.麻疹B.风疹

C.水痘D.猩红热

E.肺炎

A。解析: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可表现呼吸道卡他炎症,发热第2~3天口腔麻疹黏膜斑;皮疹特点为红色斑丘疹,退疹后有色素沉着及细小脱屑;发热3~4天后出疹,出疹期为发热高峰。患儿高热、流涕,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出疹时体温升高,且出现白色的麻疹黏膜斑,为典型的麻疹(A对)。风疹(B错):全身症状轻,症状出现后1-2天出疹。水痘(C错)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先发于头皮、躯干受压部分,呈向心性分布猩红热(D错):发热1-2天出疹,出疹时高热。肺炎(E错)多有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

以上就是感染性疾病麻疹知识点,祝各位考生考得好成绩。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出席健康中国公益盛典
北京中科白癜风出席健康中国公益盛典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longchuju.com/gyzzlyy/4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