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干眼症”其实就是中医所讲的“白涩症”。白涩症的临床表现是:白睛不红不肿或微有红肿,患者自觉眼内干涩不适,甚至视物模糊不清。
干眼症西医认为主要是慢性结膜炎,急性结膜炎,角膜炎等都会有类似干眼症的症状出现。当中医在临床上遇到这些病症时,都可以用白涩症的辨证思维去论治。
引起“白涩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环境干燥,化燥伤及阴;
2.郁火内生,津伤血壅,从而致使目失所养;
3.年老体衰,气血津亏,导致精血不足,目失涵养;
4.热病未治彻底,余热未清,导致目失营养而出现眼干症状。
白涩症(干眼症)中医按证型可分为
01
肺阴不足证
肺在目主白睛。肺阴不足就会出现眼干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眼睛干涩不爽,久视更甚,白睛基本正常或稍有红血丝,黑眼球可出现细点星翳,反复发作,并伴有口鼻干燥,咽干,便秘,苔薄少津,脉细无力。治宜:滋阴润肺。传统治疗一般方用“养阴清肺汤”加减或“养阴清肺膏”。养阴清肺汤方药:生地、麦冬、玄参、薄荷、贝母(去心)、丹皮、炒白芍、生草。(剂量须因人因症而异)。本人多年临床常用:生地、玄参、黄精、玉竹、余甘子、金银花、蜜蒙花、菊花、蝉蜕、桑叶、石斛、天冬、麦冬、生草等随症加减,疗效显著。此方功效养阴清肺,解毒利咽。
食疗可用:水发银耳30克、生藕片50克、枸杞子10克、大枣3枚。熬粥服用。养阴清肺茶:生地6克、绿茶叶3克、麦冬3克、石斛3克、余甘子6克,沸水浸泡10分钟,饮服。
02
肝经郁热证
主要症状:眼球干涩,灼热刺痛,不耐久视,或白睛微红,或黑睛星翳,并伴有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大便干燥,小便色黄,舌红,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治宜清肝解郁,养血明目。传统治法一般方用“丹栀逍遥散”或“加味逍遥丸”。丹栀逍遥散方药: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丹皮、炒山栀、生姜、薄荷、炙草。(剂量因人因症而异)。本人临床常用:生地、生三仙、柴胡、石决明、石斛、车前子、蜜蒙花、菊花、百合、蝉蜕、水飞蓟、茵陈、赤芍、当归、生栀子、炙草、大枣。(剂量因人因症而异)。此方功效疏肝清热、健脾养胃生血。
食疗粥方:粳米30克、怀山20克、生姜3片、大枣5枚、葡萄干10克。熬粥服用。清肝解郁茶:水飞蓟10克、枸杞子5克、莲子(去心)10克、生山楂5克、红茶叶3克。沸水浸泡5分钟饮服。
03
气阴两虚证
主要症状:眼睛干涩不爽,目燥乏泽,双眼频眨,羞明畏光,白睛微淡红,久视症状加重,视物不清,黑睛有细点星翳或丝状物,久治难愈,并伴有口干少津,神疲乏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淡红,苔薄,脉细或沉细。治宜益气养阴,滋肝补肾。
传统治疗一般采用“生脉饮”加“杞菊地黄丸”(为节约时间,方药自己查找)。
本人临床常用:熟地、茯苓、桑椹、枸杞子、菟丝子、石斛、黄精、玉竹、菊花、炙草、黑芝麻等随症加减。屡用屡效。此方功效:滋补气血和肝肾。
食疗粥方:黑米30克、黑芝麻20克、黑豆10克、葡萄干10克、生山楂5克。熬粥服用。滋肝补肾茶:桑椹干6克、枸杞子6克、金樱子10克、黑茶叶3克。沸水浸泡5分钟饮服。
04
邪热滞留证
主要症状:眼睛赤红,怕光流泪,干涩不爽,有眼眵,白睛有血丝,睑内微红,舌红,苔薄黄,脉数或细数。
治宜清热利肺。
传统治疗一般方用“桑白皮汤”或“夏桑菊冲剂”。(方药自查)。
本人临床常用:生地、沙参、苍术、茯苓、金银花、菊花、二冬、余甘子、石斛、白果、陈皮、远志、炙草、葱白引。此方功效清热祛湿,滋阴明目。
食疗粥方:大米30克、鲜百合20克(干6克)、杏仁6克(去皮)、枸杞子10克、大枣3枚。熬粥服用。清热益肺茶:金银花3克、菊花6克、麦冬3克、胖大海6克、百合干3克、老白茶叶3克。沸水浸泡5分钟饮服。
本人在多年的临床中体悟到,干眼症并非病因,只是症状之一,因此处方不必只针对其症状,只须找到病机,从根本上论治才能真正有显著效果。
眼睛之所以能看见,一方面是精血濡养,另一方面是津液濡润,二者缺一不可。因此治疗中无非从精血津液方面入手,且须湿热兼除,才能奏效。
以上四种证型最为常见,但并未涵盖所有,临床中还须灵活辨证。
此文仅供我的弟子们和有缘人参考,并非代表所有中医治疗的全部。祝大家健康快乐!生活顺意!
张宏恩大夫精通中医处方、针灸推拿、经络敲打、火疗水疗、正骨复位等技能。对中药炮炙有独到之处。先后在常兴联合诊所、医院、太白山中草药研究所、医院、医院、医院、雅诚中医门诊、医院、东方国医堂、山西运城济世堂、医院等接治70多万人次。对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肠胃病、男女不育不孕症、骨病、抑郁症、儿科、妇科、癌症等都有独到之处。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问诊!
张宏恩疗疾救难慈心怀德此生无悔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longchuju.com/gyzzlf/5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