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淀粉 >> 淀粉功效 >> 正文 >> 正文

必背知识手册常见的定量实验2

来源:淀粉 时间:2025/4/27

考点2滴定实验

一、滴定管的使用

1.滴定管的使用

(1)构造

(2)特点:0刻度在上端,下端有一段没有刻度线

(3)洗涤方法:洗液→自来水→蒸馏水→待装溶液润洗

(4)润洗滴定管的操作方法:

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干净后,从滴定管上口加入少量××待测液(或××标准液),将滴定管横放,轻轻倾斜着转动滴定管,使液体均匀润洗滴定管内壁,然后将润洗液从下端尖嘴处放出,重复操作2~3次

(5)排气泡:酸、碱式滴定管中的液体在滴定前均要排出尖嘴中的气泡。

(6)碱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的液体

①酸性物质:盐酸、醋酸

②强氧化性物质:KMnO4、硝酸、H2O2、次氯酸盐

③易加成物质:氯水、溴水等

④有机溶剂:苯、四氯化碳、酒精、汽油等

2.滴定管的用途:精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物质

3.滴定管的读数

(1)标准:视线、刻度线及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

(2)方法:看凹液面找刻度线

(3)读数:两次读数(滴定前体积V1、滴定后体积V2),计算差值

①公式:V=V2-V1

②精度:0.01mL

(4)俯视

①滴定前俯视:溶液的体积偏大

②滴定后俯视:溶液的体积偏小

(5)仰视

①滴定前仰视:溶液的体积偏小

②滴定后仰视:溶液的体积偏大

二、滴定原理和过程

1.实验原理

(1)概念: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

①标准液:已知浓度的酸(或碱)

②待测液:未知浓度的碱(或酸)

(2)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

①准确测定标准液和待测液的体积;

②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准确判断滴定的终点。

2.实验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为例)

(1)滴定前的准备

(2)滴定

①标准液:一般盛放在滴定管中,其浓度为定值

②待测液:一般盛放在锥形瓶中,其体积为定值

③指示剂:盛放在锥形瓶中,一般滴加1~2滴

④标准液的滴定速度:先快后慢,最后滴加

(3)滴定曲线

在酸碱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会发生变化,对于强酸、强碱的反应,开始时由于被中和的酸或碱浓度较大,加入少量的酸或碱对其pH的影响不大。当反应接近反应终点(pH≈7)时,很少量(一滴,约0.04mL)的酸或碱就会引起溶液pH突变(如图所示),酸、碱的浓度不同,pH突变范围不同。

3.根据指示剂确定滴定终点

(1)滴定终点标志的标准模板:滴加最后1滴××标准液,溶液恰好由××色变成××色,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2)标准液先与待测液反应,最后1滴标准液与指示剂作用

(3)中和滴定时,不用石蕊试液,因其颜色变化不明显

(4)根据酸碱恰好中和产物的酸碱性选择酸碱指示剂

①若生成的盐显酸性,用甲基橙(3.1~4.4);

②若生成的盐显碱性,用酚酞(8.2~10.0);

③若生成的盐显中性两种指示剂都可以。

④盐酸滴定碳酸钠:指示剂不同反应不同

酚酞:Na2CO3+HClNaCl+NaHCO3

甲基橙:Na2CO3+2HCl2NaCl+CO2↑+H2O

(5)常见的其他滴定反应的指示剂

①滴定碘时可以选用淀粉作指示剂

②滴定Fe3+时可以选用KSCN溶液作指示剂

③KMnO4参与的滴定反应无需额外的指示剂

4.数据处理:

(1)按上述操作重复二至三次,求出用去标准盐酸体积的平均值

三、滴定误差分析及滴定计算

1.滴定计算

(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的要删除

(2)找出已知量和所求量之间的关系式

①根据所给的多个反应之间的关系

②根据元素守恒

③根据电子守恒

(3)注意有效数字

2.滴定误差分析

(1)确定滴定对象:是标准液滴定待测液还是待测液滴定标准液

(2)找出未知浓度c和滴定管内液体读数的关系(正比或反比)

c待测=

(3)根据错误操作判断滴定误差

(4)常见误差分析(以标准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碱(酚酞作指示剂)为例)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longchuju.com/gyzzlf/100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