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干眼症的治疗 >> 干眼症手术治疗 >> 正文 >> 正文

3年内5次手术,眼睛一直疼痛,医生竟靠撑

来源:干眼症的治疗 时间:2020-8-23

患者李先生(化名)因为外伤球内异物,先后经历了角巩膜缝合术,玻璃体切割取异物术及硅油填充术,取硅油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取人工晶体术5次手术。

手术后因为外伤及人工晶体的原因出现了角膜内皮失代偿:角膜水肿,眼睛磨痛,有异物感,甚至不能睁眼,搞得李先生痛苦不堪。

在其他医生的推荐下,李先生找到浙大二院眼科中心角膜病专科黄晓丹副主任医生,黄主任检查发现他因为角膜内皮失代偿引起角膜水肿明显,角膜有大泡,这个是他眼睛一直疼痛的原因。

此外,李先生的眼内情况也不好,瞳孔因为外伤受损散大,玻璃体又因为经过切割手术没有了原来的生理凝胶状态而需要用水填充,就变成了眼科医生常说的“水眼”。这样的病人解除疼痛只有一个方案,就是角膜移植术。但摆在李先生面前的问题是,经历了多次手术后,再进行角膜移植术的眼部条件很差,加上是“水眼”,传统的穿透角膜移植术术中会有眼球塌陷、爆发性出血等大风险。为此,黄主任建议李先生进行角膜内皮移植术。

角膜内皮移植术

平均厚度um的角膜在组织结构上可以分为5层,传统的角膜移植是全层替换,这样不仅手术并发症多,手术风险大,而且对供体材料的要求较高,术后排斥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高。

目前先进的角膜角膜移植可以做到成分角膜移植,即哪层角膜出现了病变就替换掉哪层。目前浙大二院眼科中心角膜病专科开展先进的板层角膜移植,深板层角膜移植和内皮移植技术。成分角膜移植解除了材料限制,扩大了角膜材料的应用,适应症广,并且能避免穿透角膜移植术后的高排斥反应,延长角膜移植术后植片使用的年限。但是深板层角膜移植和角膜内皮移植手术技术要求相对高很多。

上文提到的患者李先生就是角膜内皮失去了功能,内皮泵不能把角膜的水分泵出,从而引起角膜水肿明显,角膜大泡,造成了患者的视物模糊,眼睛磨痛,异物感等症状。

神奇的内皮移植手术是要通过2mm的角膜切口,将预先准备好的厚度小于um的角膜内皮植片送入眼内前房,并且在前房注入一个气泡,通过这个气泡的顶压作用将超薄内皮植片贴附到角膜后表面,术后移植的内皮细胞能发挥内皮泵的作用,就能恢复患者角膜功能,解除病痛提高视力了。内皮移植的适应症是:原发性(如Fuchs内皮营养不良)或继发性(如内眼手术后)内皮失代偿造成的视物模糊,眼痛不适。

由于李先生的情况复杂,水眼、大瞳孔、无晶体,是内皮移植的高难度高风险病例,黄主任为其量身定制了一套角膜内皮移植方案,接下来就是等待供体。

手术当天,角膜科主任晋秀明医生和黄晓丹医生分别为两位患有角膜内皮失代偿的病人进行了内皮移植手术。医生先用特定的内皮取材器械取下新鲜的角膜内皮层,新鲜的角膜内皮通过器械植入受体眼,眼内注气,一切进行得有条不紊。术后,患者行特殊的仰卧体位。

术后,李先生的角膜内皮很好地进行了贴附,角膜变透明,角膜厚度也随之下降(见图),终于不用再经受眼痛的折磨了。

专家名片

晋秀明主任医师

晋秀明,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浙江大医院眼科中心角膜和眼表疾病专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学组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角膜病诊治技术指导中心副主任,全国非公医疗眼科角膜病学组副组长,医院眼库执行主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省级课题3项。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近30篇。擅长角膜移植,角膜交联、各类眼表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干眼、泪道和眼外伤的治疗。

门诊时间:周一三下午和二四上午

黄晓丹副主任医师

黄晓丹,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曾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及塔夫茨大学医学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和临床进修。从事眼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多年,对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及疑难病症具有较为丰富的诊治经验。尤其擅长于角膜眼表疾病:各类角膜炎,角膜内皮病变,神经性角膜病变,角膜疼痛,干眼症,角膜眼表烧伤的诊治,开展各类角膜移植手术,眼表重建手术,白内障手术治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及各类省部级课题多项。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著10余篇。

门诊时间:周一、周二、周三上午,周四下午

◆你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longchuju.com/gyzsszl/49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