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个易错点
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
全身松弛雅各布松;系统脱敏沃而帕;理性情绪治疗法;艾里斯步骤ABCDE。
今日学习重点
★级考点,常考题型:单选
1.小学生医疗保健
小学生常见的症状及应对1.发热
可在头上放一块冷毛巾或冰袋,进行冷敷降温,并及时就医。
2.头痛
可测体温及时就医或在安静环境下休息一下。
3.咳嗽
嘱咐学生多喝水并及时就医。
4.呕吐
如果很严重需要及时就医。
5.腹痛
轻轻抚摸学生腹部缓解疼痛,如果疼痛难忍需及时就医。
6.腹泻
提醒学生日常注意饮食和卫生习惯,严重需就医。
小学生常见急症的处理方法1.鼻出血
人体的鼻中隔前下部的血管密集而表浅,鼻出血大都是发生在此处。儿童的面颅还不很发达,黏膜非常柔嫩,鼻中隔下部更是脆弱,有时稍碰撞就引起流鼻血不止。紧急处理的方法是:在场人员和患者都不要紧张,让患者坐下或躺下;嘱咐患者用自己的手指捏住鼻子,暂时用口呼吸,以便压住止血点;立即用清洁棉花、布片或软纸由鼻孔塞入,压迫出血点止血,如能浸渍肾上腺素或麻黄碱溶液后塞入,则止血效果更好。
2.眼睛被酸、碱烧伤
眼睛被酸、碱烧伤,急救的关键是立即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如果没有生理盐水,可以用冷开水、自来水冲洗眼睛。冲洗后,医院做进一步的治疗,这样将减轻对眼睛的损伤。
2.小学生卫生保健
小学卫生保健工作的主要内容1.教学卫生保健;(主要指学生的用脑卫生和用眼卫生)
2.个人卫生保健;
3.环境卫生保健;
4.合理的作息制度。(是保证学生又规律地学习、劳动和休息,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补充: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干眼症。
怎样做好小学生的卫生保健工作1.进行卫生保健的宣传教育;
2.建立各种卫生保健制度;
3.开展“少年红十字会”等多项活动。
3.小学生常见传染病预防
学校应对急性传染病主要是采取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经常性的预防措施1.提高学生身体的抵抗力;
2.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传染病流行时的措施1.执行“五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2.做好消毒和防疫;(物理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
3.采用药物防疫。
4.小学生安全教育
掌握几种自救方法1.地震时的如何自救?
(1)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2)不要回到教室去;(3)震后应有组织地撤离;(4)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更不要到阳台上去;(5)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2.火灾时如何自救?
(1)要保护呼吸系统;(2)要迅速撤离;(3)要从通道疏散;(4)为暂时避难,在无路逃生的情况下,可利用卫生间等暂时避难。避难时要用水喷淋迎火门窗,把房间内一切可燃物淋湿,延长时间。在暂时避难期间,要主动与外界联系,以便尽早获救。
3.雷暴天气如何自救?
(1)注意收听气象预报,得知当天有雷暴时,应在上学前将家用电器的电源插头、信号插头拔掉。(2)在两次雷击之间一分钟左右的间隙,应尽可能躲到能够防护的地方。不具备上述条件时,应立即双膝下蹲,向前弯曲,双手抱膝。(3)雷雨时,如果室内开灯,应避免站立在灯头线下。不宜使用淋浴器。因为水管与防雷炉相连,雷电流可通过水流传导而致人伤亡。(4)雷雨中若手中持有金属雨伞、高尔夫球棍、斧头等物,一定要扔掉。(5)孤立的烟囱下、树下、高大的金属物体旁、电线杆下都不宜逗留。此外,站在屋檐下也是不安全的,最好马上进入建筑物内。
常见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8种常见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如下:(可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1.溺水
溺水是小学儿童最常发生的意外事故。(1)溺水者被营救上岸后,须立即清除口鼻内的淤泥、杂草、分泌物等,以确保呼吸道通畅;(2)松开裤带、领带和衣服,迅速进行倒水,对口腔密闭者可捏其两侧面颊并用力启开牙关;(3)使溺水者俯卧,腰部垫高,头部下垂,用手压其背部;(4)抱住溺水者的两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的肩部,快步走动使积水倒出;(5)迅速进行人工呼吸,若溺水者心跳已停止,要同时进行心脏按压;(6)经短期内抢救后心跳、呼吸仍不恢复者,不可轻易放弃抢救,一方面持续进行抢救,医院呼救。
2.电击
(1)如遇儿童被电击中,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不导电的物体如干燥的木棍、竹棒或干布等,使伤员尽快脱离电源,切不可直接接触触电者,以防自身触电;(2)如遇伤员呼吸停止,则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心脏停止要进行心脏胸外挤压;(3)应注意伤员有无其他损伤,并及时进行相应的急救措施;(4)此外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请医生治疗。
3.烫伤和烧伤
儿童常因碰倒盛有热油、热汤的锅或暖水瓶等引起烫伤,或因触摸炉灶、火焰引起烧伤。(1)若儿童发生烫伤、烧伤情况,应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淋烫、烧伤部位,减低烫、烧伤的严重程度;(2)若伤势较轻,则可用红花油或紫草油等涂抹患处,并保持干燥;(3)若伤势较重,经简单处理后,医院进行救治。
4.骨折
导致骨折的原因有很多,有直接暴力骨折、传递暴力骨折、积累性骨折等。骨折后,一般会因为周围韧带和肌肉的撕裂而剧烈疼痛。骨折处会出现肿胀和皮下淤血,损伤部位会变形,有明显的疼痛,并有时伴有休克和发烧等全身症状。对骨折病人的现场急救遵循以下原则:(1)救命在前,防止休克;(2)及时固定,避免随意移动;(3)先止血再包扎固定,包扎固定后,医院处理。
5.脑震荡与头部受伤
(1)脑震荡
儿童跌伤、撞伤头部,常可致脑震荡。脑震荡是指颅骨无损伤,只是外力波及到颅内,使脑受到震荡,引起短暂的脑功能障碍。受伤后可有短时间的意识丧失,一般持续几分钟,最多不超过半小时。清醒后,对于受伤过程不能回忆,可有头晕、头痛、呕吐、嗜睡现象,多在数日内逐步恢复,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医院检查有无颅骨损伤,单纯脑震荡经治疗后,不留后遗症。
(2)头部受伤
如果头部有出血的伤口,应用清洁的手帕之类压迫止血;如果有脑组织溢出头皮外,说明已损伤颅骨,应按原样做简单包扎,医院抢救,千万不要把露出头皮外的脑组织送回伤口,以免造成颅内感染,后果不堪设想。如果头部没有伤口,只因外力作用到脑部,使组织受到震荡,发生昏迷,此时应将幼儿放于床上休息,观察情医院。
6.中毒
引起儿童中毒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急性中毒包括食物中毒、化学药品中毒、煤气中毒等。如遇儿童发生中毒现象,应首先清除毒物。(1)口服中毒者可根据病情采取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方法迅速排出毒物;(2)皮肤接触者,立即脱去已污染的衣物,用清水反复冲洗皮肤、毛发、指甲等部位;(3)化学药品中毒者,可先用干布轻轻擦干药品,然后冲洗;(4)吸入中毒者,应立即撤离现场,吸入新鲜空气和氧气,保持呼吸通畅;(5)腐蚀性毒物中毒,可饮用蛋清、牛奶、豆浆,以起到保护胃黏膜,延缓毒物吸收的作用。对于各种严重症状,如休克、惊厥、呼吸衰竭等,应采取相应急救措施,争取抢救时间。
7.中暑
在高温或高热环境中长时间工作或体育锻炼,都可能导致中暑。中暑的一般表现是头晕、头痛、呕吐、大量出汗、面色潮红、皮肤干燥,严重者会出现精神失常、虚脱、抽搐,甚至会昏迷而危及生命。出现有人中暑时:(1)首先将病人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让病人躺下,但头部不要垫高;(2)然后解开病人衣领,用浸湿的冷毛巾敷在其头部,再服用一些仁丹或十滴水等药物;(3)对中暑较严重者,除采取上述降温方法外,还可用冰块或冰棒敷其额头、腋下等,同时用凉水反复擦身,并配合扇风进行降温。如果出现昏迷状况,应医院救治。
8.常见外伤
儿童天生活泼好动,缺乏生活经验,自我保护意识差,极易发生意外伤害。儿童常见的外伤有擦伤、刺伤、扭伤、割伤。
(1)擦伤
对于擦伤的处理:用干净的清水或生理盐水清
洗伤口处的杂物;盖上消毒纱布,按压止血;外用创可贴或云南白药;每天换两次药,保持伤口通风,避免感染、红肿。
(2)刺伤
对于刺伤的处理:用高锰酸钾溶液清理伤口;用双氧水进行消毒;送医院做进一步处理。
(3)扭伤
对于扭伤的处理:24小时内用冰敷,用冰块或毛巾反复多次冷敷,每次20~30分钟,间隔10~20分钟进行一次,并检查皮肤的温度;24小时候后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医院检查。
(4)割伤
一般割伤的处理:用清水清洗伤口;擦上消毒药水,如双氧水,太刺激的消毒或消炎药会伤害伤口的组织,所以要小心使用;盖上消毒纱布,包扎固定。
严重割伤的紧急处理:①压迫止血法。即直接用纱布、手帕或毛巾按住伤口,再用力把伤口包扎起来。此法能暂时使出血缓下来。②止血点指压法。所谓止血点,就是在出血的伤口附近靠近心脏的动脉点,找到止血点用力按住,让由心脏流出的血液,不能顺畅地流向伤口,减少出血量。③止血带止血法。严重的血流不止时,用止血带绑在止血点上,扎紧;每15分钟略松开一次,以避开组织坏死。最好在40分钟以内送医急救。
考教师,选山香
好教材,好培训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
欢迎小伙伴儿来电咨询,祝各位亲们早日上岸,实现教师之梦。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longchuju.com/gyzsszl/4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