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姓名:刘志刚?科别:内科
初诊
患者姓名:向某?女?-06-03
就诊时间:-07-09?节气:大暑前第14天
主诉:双眼干涩不适多年,加重10天。
现病史:患者双眼干涩不适多年,一直点用人工泪液(泪燃),10天前双眼干涩加重,今日来我院求诊。?
舌质:红?舌苔:薄黄?脉象:细数
刻下症:双眼干涩不适,内眦常有眼眵,纳眠可,二便调。
既往史:甲状腺相关眼病病史(眼突)。
辅助检查:未查。
辨证分析:患者中年女性,以眼赤肿不显,目珠干涩不舒为发病特征,当属祖国医学“神水将枯症”范畴。患者渐入老年,肝肾阴虚,致泪液生化无源,加之虚热蒸灼,故神水将枯,无以濡养目珠而目珠干涩。患者舌红苔薄黄脉细数为肝肾阴虚,虚火上炎之象。故辩证为肝肾阴虚,虚火上炎,病位在白睛,病性属虚实夹杂。故以知柏地黄丸为基础方,滋补肝肾,清降虚火;近10天症状加重,是因时值7月,盛夏之时,复感风热,故加银花、菊花,桑白皮疏散风热,祛邪外出;丹参凉血存阴;昆布软坚消肿,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含碘量较高,可纠正机体因缺碘而引起的甲状腺机能异常,故加之以兼顾患者甲状腺相关眼病而致之眼突。
中医诊断:神水将枯症?西医诊断:双眼干眼症
中医证候: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治则治法:滋补肝肾,清降虚火
方名:知柏地黄丸加减
组成:银花15g(后下),菊花15g(后下),桑白皮15,g,
知母15g,黄柏12g,生地15g,
茯苓15g,泽泻15g,山茱萸15g,
山药20g,丹参30g,昆布15g
用法:7剂,水煎服?医嘱:忌辛辣炙煿之品。
复诊1
复诊时间:-07-23
辨证分析:辩证仍为肝肾阴虚,虚火上炎。其口苦咽干为阴虚火旺之征,而便溏者,为兼脾虚之故。故调整原方去黄柏、生地、昆布、山茱萸、泽泻、桑白皮,加五味子15g、石斛15g、生甘草10g、黄芩、地骨皮、板蓝根,北沙参、白术、山楂以增加滋阴降火,健脾消食力量。
方名:自拟方
组成:前方去黄柏,生地,昆布,山茱萸,泽泻,桑白皮,
加黄芩15,g,地骨皮20g,五味子15g,
北沙参20g,白术15g,石斛15g,
板蓝根30g,生甘草10g,山楂15g
用法:5剂,水煎服
预后:有效,改善
按语:“神水将枯”一名,首见于《证治准绳》,该书在“杂病七窍门”谓:“视珠外神水干涩而不莹润。”《目经大成》称为神气枯瘁,谓:“此症轮廓无伤,但视昏花,开闭则干涩异常。”《素问宣明五气论》云:“五脏化液,肝为泪”,肝肾同源,肝肾阴虚,致泪液生化无源,加之虚火蒸灼,故神水将枯,无以濡养目珠而目珠干涩,舌红苔薄黄脉细数为肝肾阴虚,虚火上炎之象。故辩证为肝肾阴虚,虚火上炎,病位在白睛,病性属虚实夹杂。
故以知柏地黄丸为基础方,滋补肝肾,清降虚火;近10天症状加重,是因时值7月,盛夏之时,复感风热,故加银花、菊花,桑白皮疏散风热,祛邪外出;丹参凉血存阴;昆布软坚消肿,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含碘量较高,可纠正机体因缺碘而引起的甲状腺机能异常,故加之以兼顾患者甲状腺相关眼病而致之眼突。
二诊时双眼仍干涩,有眼眵,口苦咽干,略便溏,舌暗红苔少脉细略弦。其口苦咽干为阴虚火旺之征,而便溏者,为兼脾虚之故。故调整原方去黄柏、生地、昆布、山茱萸、泽泻、桑白皮,加五味子15g、石斛15g、生甘草10g、黄芩、地骨皮、板蓝根,北沙参、白术、山楂以增加滋阴降火,健脾消食力量。
三诊时双眼干涩明显减轻,但双内眦部仍感不适,白色分泌物减少,晨起略感口苦,舌暗红苔黄,脉略数。其口苦咽干减轻,便溏消失,故调整上方去地骨皮、北沙参、白术,加生地、麦冬、枸杞以增加滋阴补肾力量,咽干减轻,故改板蓝根为牛蒡子以减清热利咽之功,蝉蜕疏散风热,桔梗载药上行。
四诊时左眼内眦偶尔干涩不适,右眼基本消失,大便次数较多且稀溏,舌淡,苔薄略黄,脉细数。双眼视力恢复正常,泪液分泌试验明显好转,眼突减轻。前方去麦冬,服药5剂后诸症消失。综上所述,本病的基本病机特点是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虚实夹杂,治疗时既要滋补肝肾之阴以治其本,又要清降虚火而治其标,标本兼治,并随症调药,方能取得良好效果。
复诊2
复诊时间:-08-27
辨证分析:辩证仍为肝肾阴虚,虚火上炎。其口苦咽干减轻,便溏消失,故调整上方去地骨皮、北沙参、白术,加生地、麦冬、枸杞以增加滋阴补肾力量,咽干减轻,故改板蓝根为牛蒡子以减清热利咽之功,蝉蜕疏散风热,桔梗载药上行。
方名:自拟方
组成:前方去地骨皮,北沙参,白术加生地15g,牛蒡子15g,麦冬15g,枸杞15g,蝉蜕15g,桔梗15g
用法:7剂,水煎服
预后:有效,改善
按语:“神水将枯”一名,首见于《证治准绳》,该书在“杂病#;七窍门”谓:“视珠外神水干涩而不莹润。”《目经大成》称为神气枯瘁,谓:“此症轮廓无伤,但视昏花,开闭则干涩异常。”《素问#;宣明五气论》云:“五脏化液,肝为泪”,肝肾同源,肝肾阴虚,致泪液生化无源,加之虚火蒸灼,故神水将枯,无以濡养目珠而目珠干涩,舌红苔薄黄脉细数为肝肾阴虚,虚火上炎之象。故辩证为肝肾阴虚,虚火上炎,病位在白睛,病性属虚实夹杂。故以知柏地黄丸为基础方,滋补肝肾,清降虚火;近10天症状加重,是因时值7月,盛夏之时,复感风热,故加银花、菊花,桑白皮疏散风热,祛邪外出;丹参凉血存阴;昆布软坚消肿,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含碘量较高,可纠正机体因缺碘而引起的甲状腺机能异常,故加之以兼顾患者甲状腺相关眼病而致之眼突。二诊时双眼仍干涩,有眼眵,口苦咽干,略便溏,舌暗红苔少脉细略弦。其口苦咽干为阴虚火旺之征,而便溏者,为兼脾虚之故。故调整原方去黄柏、生地、昆布、山茱萸、泽泻、桑白皮,加五味子15g、石斛15g、生甘草10g、黄芩、地骨皮、板蓝根,北沙参、白术、山楂以增加滋阴降火,健脾消食力量。三诊时双眼干涩明显减轻,但双内眦部仍感不适,白色分泌物减少,晨起略感口苦,舌暗红苔黄,脉略数。其口苦咽干减轻,便溏消失,故调整上方去地骨皮、北沙参、白术,加生地、麦冬、枸杞以增加滋阴补肾力量,咽干减轻,故改板蓝根为牛蒡子以减清热利咽之功,蝉蜕疏散风热,桔梗载药上行。四诊时左眼内眦偶尔干涩不适,右眼基本消失,大便次数较多且稀溏,舌淡,苔薄略黄,脉细数。双眼视力恢复正常,泪液分泌试验明显好转,眼突减轻。前方去麦冬,服药5剂后诸症消失。综上所述,本病的基本病机特点是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虚实夹杂,治疗时既要滋补肝肾之阴以治其本,又要清降虚火而治其标,标本兼治,并随症调药,方能取得良好效果。
复诊3
复诊时间:-09-10
辨证分析:辩证仍为肝肾阴虚,虚火上炎。其大便次数较多且稀溏,故调整上方去麦冬。
方名:自拟方
组成:前方去麦冬。
用法:5剂,水煎服
预后:显效,明显改善
温馨提示:
干眼症知识学习,请加入在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比较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longchuju.com/gyzsszl/35.html